【干货】任虹:港航业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思考
导读:港航业正面临一场颠覆性的变革,唯有改革创新才能摆脱目前的困境。日前,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基础产业司副司长任虹在由上海国际航运研究中心承办的“SISI国际港航发展论坛(2016)——经济新常态下的港口航运创新发展”上,就港航业发展面临的环境以及港航业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发表了主题演讲。
港航业发展面临的环境分析
从国际看,金融危机后,世界经济格局正经历着深度调整经济复兴的进程并不顺利。主要经济体经济形势分化,国际贸易趋向低迷,跨境投资流向多变,资本流动加速,经济增长速度减缓,需求结构明显变化,全球地缘政治、政府信任等风险逐步推高,对我国现有的经济结构和庞大的生产能力构成严峻挑战。
从国内看,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深入发展,人均国民收入稳步增加,经济结构转型加快科技水平整体提升。经济社会发展和综合国力将再上新台阶。内、外部形势要求交通运输统筹国际、国内,既要为拓展西部发展空间技工支撑,又要为扩大内需提供保障。
从交通看,经过改革开放特别是近十年来大规模、高速度的建设,各种运输方式的网络骨架、技术设备都达到了较大规模和较高水平,构建便捷、安全、经济、高效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的基础条件已经具备。“十三五”时期,交通运输将进入有效整合交通资源,实现各种运输方式从分散、独立发展转向一体化发展阶段,是交通运输综合发展的战略机遇期。
港口航运业得益于较早的对外开放,一直是交通运输领域总思路开放、理念前卫、市场发育发展成熟的领域,港口在经历了近二十年高速度、大规模的基础设施建设之后,今后如何服务于国家对外开放、经济贸易、社会事业和自身发展,如何转交发展方式处理好长期与短期、供给与需求、政府与市场、国内与国外的关系,把握好培育和形成新的增长动力,促进产业结构升级,解放思想推动社会创新,深化改革开放,实现转型、稳步、有序的发展,向更高层次递进,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
1
“走出去”战略,主动行为
“走出去”有两层含义:第一,融入“一带一路”大棋局,迈向国际航运市场;第二,跳出港口自身,融入区域大格局。
融入“一带一路”大棋局。是新时期在我国进一步对外开放的先手旗、大棋局,陆上依托国际大通道,以沿线中心城市为支撑,以重点经贸产业园区为合作平台,共同打造新亚欧大陆桥、中蒙俄、中国-中亚-西亚、中国-中南半岛、中巴、孟中印缅六大经济走廊;海上以重点港口为战略节点,共同建设通畅、安全、高效的运输大通道。以交通基础设施为突破,以融资平台为抓手,以人文交流为纽带,形成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的区域经济一体化新格。在这一过程中,需要我们努力推进建立统一的全程运输协调机制,促进国际通关、换装、多式联运有机衔接,形成统一的运输规则,实现国际运输便利化。推动口岸基础设施建设,畅通陆水联运通道,增加海上航线和班次,加强海上物流信息化合作。
今后,交通运输发展的视野不同于以往,呈现走向国际,全球视野发展的大趋势,客观上需要水运业转变发展理念,改变过去以中国地图为版图进行规划、为着眼世界地图为蓝图的规划思路,提高通道和枢纽的国际连通度,融入全球经济一体化,成为全方位支撑国家对外开放和保障国家经济安全的服务系统。
港口作为战略支点,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一方面,从国家战略方面考虑,要求我们注意根据外交条件和实际需要,增强海上国际通道的运输能力,保障我国获取和运输资源的安全性,维护国家利益,尤其在能源、原材料储运中适度超前、留有余地,并做好应对突发事件的预案,以保障国家经济安全;另一方面,依托自身的港航投资优势和管理经验,选择政局稳定、法律环境宽松、区位条件优越、劳动力丰富、基础设施较好、对我国友好的地区、港口或航运企业,积极稳妥地开展合资合作、兼并收购、特许经营、BOT等,通过这些方式,使我国港航企业迈向国际航运市场,以提升我国港口航运业参与国际航运市场的竞争力。
在“走出去”方面,上港集团、烟台港集团、招商局国际、中远太平洋、中海集团中国建筑、中交集团等在海上丝绸之路与沿线港口进行了广泛而卓有成效的合资合作,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可供后人借鉴。
跳出所在城市,融入区域格局。我国是全球加工制造工厂,规模经济效益十分明显,但随着生产规模的不断扩大,规模效益递减的规律开始显现,仅靠增加人力、原材料、资金等生产要素的投入,所能产生的效益增加变得更加不明显,需要寻求其他要素资源的投入,扩展区域范围,在更大范围内配置资源,寻求新的发展空间。因此,跳出港口所在城市,融入区域经济的大格局成为迫切。
过去二十余年的港口发展,一方面货物在空间的集中度大幅度提升,沿海从北向南逐渐形成了大连、天津、青岛、上海、宁波、厦门、广州、深圳等组成的枢纽港口,集装箱、大宗货物不断积聚,形成了港口和枢纽发展的规模经营、良性循环;另一方面在战略层面上,更大范围内带动了沿海、沿江及其内陆区域的经济发展,如上海港口带动了上海市、长三角及长江沿线流域的经济社会发展,大连港口带动了大连市、辽东半岛及东北三省和蒙东地区的发展,连云港港口带动了陇海沿线从江苏至新疆的发展,广州和深圳港口带动了珠三角、广东及华南地区经济社会的发展等等。
充分发挥港口作为枢纽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以港口为龙头整合资源,推动有条件的港口向临港加工业、自由贸易港、邮轮母港等高一个层次的港口转型升级,在聚焦传统主业的同时,沿着产业链向上游研发和下游拓展,成长为港口与产业联动、港口与区域联动,多元化发展的格局,融入和服务区域、城市群、经济区的经济社会发展,成为互利共赢的命运共同体,逐步由做“大”实现为做“强”。
2
“龙头”战略,长江经济带发展
“龙头”战略分两个层面:一是,充分发挥上海国际航运中心的龙头作用;二是,发挥长江经济带一体化运输的龙头作用。
充分发挥上海国际航运中心的龙头作用。从上世纪九十年代至今,上海国际航运中心经历了二十多年的发展,从最初的摸索、洋山深水港区的开发建设,到今天集传统航运业(包括集装箱运输、江海联运、多式联运),船舶交易和融资租赁、保险理赔,上海港与长江沿线港口的资本合资合作,上海国际航运研究中心(上海国际航运中心)、自贸区、《上海市推进国际航运中心建设条例》等硬件、软件于一体的现代综合性服务平台,对其他航运中心、物流中心等的发展改革起到了试点、示范作用。
近两年,随着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的实施,上海国际航运中心枢纽、功能持续增强。今后,在巩固现有成果的基础上,在长江经济带实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过程中,谋划充分发挥上海国际航运中心作为沿长江经济带“龙头”的引领和示范作用,充分发挥国际航运中心软实力的实践带动作用,破解行政区划的障碍,采用传帮带的方式,助推整个长江经济带上的南京区域性航运中心、武汉长江中游航运中心、重庆长江上游航运中心、浙江舟山江海联运服务中心,根据自身的发展特点、规律和需求,拓展业务、出台条例、信息共享、联合联动,促进各类航运中心的协同发展,形成内外统筹、江海一体的大格局,上海完全有基础、有能力去筹划。
发挥长江经济带一体化运输的龙头作用。纵观世界上发达国家交通运输发展的历程,交通运输发展都随着各国经济社会的发展而不断演进,由各种运输方式的分散发展到综合交通的发展,运输一体化是发展的趋势。对我国而言,需要在借鉴国际经验的同时,考虑我国的国情特点,有效配置、整合交通资源,实现各种运输方式从分散、独立发展走向协同、综合、集成,促进交通运输的一体化发展。这是交通发展阶段性转换的必然要求,更是交通贯彻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必然选择。
交通运输一体化发展要求我们逐步实现四个转变,即:由各种运输方式独立发展向综合协调发展转变;由以交通建设为主向交通建设与运输服务并重转变,由单纯依赖要素投入发展向要素投入、科技进步、体制机制和管理创新并举转变,由通道建设为主向通道与枢纽建设并举转变。
在长江2800余公里的流域上,上海应该作为沿线的龙头,发挥各种运输方式的技术经济优势,在基础设施、技术装备和运输服务等硬件和软件方面,引领长江经济带的协同、综合、集成发展,形成安全可靠、布局合理、结构优化、经济便捷的一体化交通运输的有机整体。
3
“产业战略”,做强港口
“产业战略”主要从四个方面讲,一是“全产业链”战略,攫取高端;二是“互联网+”战略,创新业态;三是融入资本市场,包容性发展;四是企业品牌战略,参与国际竞争。
“全产业链”战略,攫取高端。融入现代服务业等新型业态是发展趋势。港口需要以国际航运中心、自贸区为契机,着力推进现代服务业的发展,一方面提供金融、保险、代理、商务、法律、海上信息、船舶服务、航运交易以及货物中转、储运、配送等多种经营;另一方面融入其后方的保税区、工业区、开发区、园区、加工区等临港产业区,开辟新市场、扩大运营范围、延伸产业链,为其提供增值服务、高端商贸物流服务,发展“港口经济”(“港口经济”的概念可以探讨,也有学者提出“港口的商业化进程”),从传统的港口装卸、仓储、中转功能向提供分拨、配送、信息处理分析及包括供应链解决方案、企业物流模式设计等多样化的物流增值服务转型,以商流、物流、信息流、资金流等为载体,发展集流通和消费为一体、全球采购与产品整合及金融服务的综合性供应链服务平台,向全产业链延伸,发展现代服务业,逐步实现传统的港航业与现代服务业资源整合、双轮驱动、多业联动、跨界融合、攫取高端,进而提升港口的综合服务水平,做强港口,参与国际航运竞争。
“互联网+”战略,创新业态。随着世界经济加速向以网络信息技术产业为重要内容的经济活动转变,以信息化改造提升传统功能,提高供给侧的服务和效率、效益,推动传统产业数字化、智能化、网络化转型,是今后发展的大趋势之一。互联网等新技术如何引领港口航运这一传统行业的发展,为新常态下探索港航业的创新性、可持续发展提出了新的课题。如港口信息化建设、物联网、船联网技术的应用,将每个智能设施作为一个物理节点,全面接入网络,实现以港口为节点连接万物、网络运行的智慧港口,延伸服务范围、拓展产业领域、创新港航产业。
融入资本市场,包容性发展。需要在市场环境中开拓思路,突破行政区划的制约,企业间通过一定程度上资本层面的合资、合作、重组、并购等方式,实现港口资源整合,形成跨地区的区域港口运营联合体、合作联盟等,弱化港口间的竞争,形成适度的竞争态势,强化优势互补、强化合资合作,以共赢为驱动,最大限度地释放港口的生产力,扩大港口的运营范围,提升港口自身的竞争能力,提高服务效率和水平。
从规律上看,当港口企业发展到一定资本能力,区域经济辐射需要港口为之服务而本区域内又缺乏深水岸线时,跨区域的联合与扩张就成为必然,如上海港集团与长江沿线港口企业、宁波港口集团与舟山港口企业、厦门港与漳州港口、河北省内港口企业之间等等的合资合作。这种趋势需要我们设计部门在更广泛的区域经济的范畴、以战略联盟的思维考虑港口的整体发展,从点的发展延伸到线,甚至辐射到面的发展。
企业品牌战略,参与国际竞争。在港口航运业的发展中谋划企业的品牌战略,以码头产业资本化和资本运营运作的码头运营商在全球的规模化发展已逐渐成为趋势。近年中,在集装箱港口的建设并集中形成枢纽的发展历程中,我国沿海开始形成了以码头公司为主、以船公司为主、码头公司和船公司合资合作等三种形式为主的港口运营商,我国一些港口企业的产业资产证券化程度较高,这为未来的产业运作和资本运作提供了有力的空间,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在这一发展过程中,培育和壮大我国港口运营企业以及与港口产业相关的企业,逐步发展成为港口企业的品牌运营商。设计企业的品牌,不仅有广阔的利益空间,而且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据有关报道,我国东航的品牌估值达30亿美元。因此,港航企业的发展方向是实现“四化”:产品个性化、服务柔性化、品牌国际化和顾客国内化(即将顾客留在国内)。
相关阅读:
>【@你领福利啦】“一张图+一个故事”,说出你心中的航运情结!
发送“一张图片+一个故事”给小编(微信号wwvikki1214),将可以参与“说出你心中的航运情结”投票活动,并有机会获得大奖哦!(详情请查看【@你领福利啦】“一张图+一个故事”,说出你心中的航运情结!)
感谢上海新航信息科技有限公司、上海叁陆伍网络科技有限公司、掠食龙(上海)信息技术有限公司等对本次活动的大力支持!
随时随地看新闻、搜资讯、查数据,
了解最新、最权威的航运评论!
手机扫一扫,关注“航运评论”!